《問蒼茫》王仁君:品讀偉人傳承革命精神
由王偉執導,王仁君、寧理、白客、唐曾、嘉澤、魏大勛、鄭業成等主演的革命獻禮劇《問蒼茫》正在熱播,自開播以來,央視一套、湖南衛視、江蘇衛視以及各大平臺,熱度持續攀升,口碑獲得一致好評。本劇講述了1921年至1927年,青年毛澤東在矢志不移地踐行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過程中,逐漸從一名追隨者成長為先行者、開拓者并探索出中國革命正確道路的熱血故事。
王仁君在劇中飾演青年毛澤東,在動蕩的歲月中,青年毛澤東創辦自修大學,為組織工人運動,下到安源煤礦,發動工人大罷工。在受到排擠、針對打壓之時,壯志難酬,但從未放棄正確的革命之路,回到家鄉,扎根土地,了解廣大農民的生活,和農民一起智斗地主,分發糧食,展現出堅固的革命初心。
據悉,這是王仁君第五次飾演毛澤東了,談及再次詮釋革命偉人,王仁君坦言并沒有感覺很輕松,在他看來,飾演革命偉人既是榮耀也是壓力,以真誠、感知生活化的演技去慢慢品讀,越品讀越敬佩,越走進越敬愛。
以細膩的生活細節塑造有溫度的革命偉人
Q:《問蒼茫》是您第幾次飾演毛澤東了?這次和之前有什么不同之處呢?
王仁君:《問蒼茫》這部劇是我第五次有幸飾演毛澤東主席了,戲里戲外都被毛主席的精神激勵著。扮演革命偉人,不同的歷史時期,塑造的人物狀態也是不盡相同的,比如:電影《1921》中描寫的是朝氣蓬勃,風華正茂的毛主席;電視劇《浴血榮光》中展現的是1927年到1935年,中國革命的至暗時刻,是飽經滄桑,忍辱負重的;而《問蒼茫》這部劇講述的是1921年到1927年,從剛剛參加完一大,懷揣夢想,準備大展拳腳,發出憂國之問,再到痛定思痛,認清現實,最后到深入調查,總結經驗,找到正確的革命道路。人物每個時期的變化,是需要演員著重刻畫的。
Q:《問蒼茫》這部劇以生活細節拉近偉人與觀眾的距離,您在這段時期展現了哪些生活細節呢?
王仁君:《問蒼茫》這部劇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刻畫了青年毛主席的人物形象,比如說:剛剛從上海參加完中共一大,懷著對中華民族將要何去何從的憂國之問的毛主席和孩子出生后怎么照顧孩子的一個奶爸形象的毛主席。毛主席對家庭是很充滿愛意的,包括對自己的弟弟和妹妹,想給予更多的照顧,但是條件不允許,要從事更偉大的事業。在這個事業與家庭上的平衡方面我們也做了很多的取舍。
Q:您是如何在真實和藝術之間做好平衡的?有沒有特地設計一些小細節,讓自己更加貼近形象?
王仁君:在演繹歷史原型人物的時候,還原還是經過加工,這中間的尺度和分寸,是比較難把握的,所以一直在做很多的嘗試。在拍攝《問蒼茫》這部劇的時候,其實我是丟掉了很多以前的經驗和以往的一些積累,通過之前的了解、積累、理解,進行思考,獲得一些新的領悟,注入鮮活的情感。有一場戲是夫妻兩人在河邊互訴衷腸,毛主席在自己的愛人面前是一個有擔當有依靠的好丈夫,不能在自己的妻子面前流露出悲觀的情緒,但是作為一個演員,很難不去展開聯想,所以演繹的時候,在克制中還是留下了一行淚。
Q:飾演毛澤東要經過全國觀眾的審閱,您是如何化解壓力和動力的?
王仁君:怎么把全國觀眾對于這個角色的期待,轉化成動力,我覺得這也是演員應該消化的,應該做的功課之一,可以看到現在人們對毛主席思念的花海,從來沒有凋謝過,這更加激勵我們創作者,用心、用情、用力講好毛主席的故事。
電視劇《問蒼茫》正在CCTV-1黃金檔、芒果TV、優酷視頻、湖南衛視、江蘇衛視熱播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王仁君飾演的青年毛澤東后續劇情中還會有哪些精彩表現,讓我們拭目以待。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