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爸爸去留學》熱播劇帶來的深層思考
日前正在兩大衛視及網絡熱播的的電視劇《帶著爸爸去留學》,吸引著眾多家庭的眼球,激起了一波波觀劇熱潮。緊扣社會熱點的現實題材,緊張的劇情、熱鬧的場景,呈現了海外留學的五彩斑斕,外加一付付“留學小貼士”,好似一部視聽版的中國學生海外留學指南和實用指導。然而,這部劇作的意義遠非僅限于此,不可否認,“帶著爸爸去留學”帶出了當今一系列深刻的社會和家庭的話題,人們觀劇之余,不能不靜下心來去認真思考:子女赴海外留學究竟會給原生家庭帶來或者說凸現什么樣的問題?我們應該構建什么樣的現代新型家庭教育觀念?現代家庭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的親子關系,應呈現怎樣的情狀?獨生子女在追求獨立與個性時,如何真正成長為擁有正能量的社會之人?大而言之,在當今實現財富增長的時候,我們的價值取向和生存境界應該怎樣同步提升?
海外留學,你準備好了嗎?
《帶著爸爸去留學》劇,直面我國社會自改革開放以來不斷升溫的社會熱點問題,子女出國留學,尤其是在大中城市,波及越來越多的家庭,而且還會持續發展。不少家庭在對待子女出國留學這件事上,更多關心的是留學經費等經濟方面,而對于孩子本身的意愿,是否具備條件,以及因此給家庭帶來的變化和影響缺乏足夠的冷靜客觀的思考。像劇中的
的確,面對一浪高一浪海外留學大潮,每一個準備子女出國留學的家庭,都應該慎重地考慮一番:孩子是否有自主的想法和明確的目標,他/她的心智成熟度是否能適應海外環境,其獨立生活能力如何,語言能力如何,是否具有一定的社會交往能力;還有,除了經濟負擔外,家庭是否做好了充分準備。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很多中國家長的固有的思想。比如有些家長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把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尤其是寄托在子女出國留學上,對兩代人造成心理重壓,反而加深了兩代人之間的情感隔閡,導致事與愿違的結果?!稁е职秩チ魧W》劇中的
構建新型的家庭教育觀和親子關系
有教育專家說過:中國大部分孩子是有父母的“孤兒”。盡管有父母陪伴在身邊,但卻沒有傳遞內在心理支持的正能量。原生家庭因教育誤區導致的種種問題,并不會隨孩子出國留學而消失,而往往只會更加凸顯甚至全面爆發。正像《帶著爸爸去留學》劇所呈現的,伴隨著子女在異國他鄉留學所遇的種種問題和困境,原生家庭累積隱含的矛盾沖突也愈發暴露激化。“操心老爸”
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健康的人格。每個孩子來到世上都是獨立的個體,隨著孩子的長大,父母的陪伴不再是廝守,更不是捆綁,重要的是心靈的相通。有智慧的父母,會懂得隨著孩子的成長而逐漸調整教育方式,從他的生命中得體地退出。換言之,孩子大了,不應再事無巨細地給他操持,而是培養他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再把孩子局限于一個小世界,而是放手讓他飛向自己的廣闊天空。這正是觀劇給我們的一個重要啟示。
家庭教育的本質是“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認識到這一點,兩代人之間就容易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系。這也是觀劇給我們的一個重要感悟。正如劇作所留給人思索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如何找回自身的位置和實現自己的價值,這是構建現代新型的家庭教育觀的應有之義。
《帶著爸爸去留學》劇植根于現實,以精巧入微的構思、細膩生動的表現手法,藝術地上演了一幕幕中國家庭子女留學海外的多元圖景,跌宕起伏中有歡笑有辛酸,有劇烈沖突有啼笑皆非,然每每以小見大,于敘事的細微中散發正能量,其透射的種種社會和家庭問題的深意,值得人們去深入思考。
相關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